为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文化国际传播赋能乡村振兴,7月24日,“来华留学文化研学基地”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阿魅工作坊正式挂牌。该基地的成立旨在依托白裤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平台,推动瑶族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国际化动能。阿魅工作坊负责人黎国英,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宋赵榛,学校团委组织建设科科长王建国、团学活动管理科科长苏哲等出席挂牌仪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外学生代表30人等参与。
“来华留学文化研学基地”在里湖瑶乡挂牌
“研学基地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宋赵榛表示,计划每年组织不少于50名来华留学生,通过“文化体验+学术调研+乡村实践”模式,让国际青年深度了解白裤瑶的历史、艺术与生态智慧。
据悉,白裤瑶是中国瑶族人口较少的支系之一,聚居在南丹县里湖、八圩等瑶族乡,其服饰刺绣、铜鼓文化、婚恋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近年来,当地通过发展文化旅游、非遗工坊等产业,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留学生的镜头和笔触,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少数民族乡村。”阿魅手工坊负责人黎国英介绍。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铜鼓,它的纹饰像一部讲述瑶族历史的史诗。”来自老挝的留学生阿丽在体验课后表示。越南留学生丁道南则对瑶族生态建筑产生浓厚兴趣:“吊脚楼的榫卯结构与可持续理念,对现代乡村建设有重要启示。”
今后,学校将充分发挥研学基地优势,依托短视频平台发起“#白裤瑶的世界朋友圈#”话题挑战,鼓励留学生用多语种创作文化内容,预计年曝光量可达千万级。通过文化输出带动旅游、手工艺等产业升级,让村民共享国际化发展红利。
(摄影:陈锦芝 一审一校:陈郢 二审二校:刘丽欢 三审三校:刘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