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善坦桑尼亚国家货运清关与转运技术员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结合新形势下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立足我校实际,与时俱进、更科学地调整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7月2日-7月7日,我院坦桑尼亚货运清关与转运技术员标准制订项目主持人封永梅、主要成员黄莹莹、黄琳老师前往我国经贸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浙江省多家企业和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展调研活动。
7月2日-7月3日,项目组首先抵达宁波璟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宁波AIPU公司、瑞安市浩旭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和宁波北仑港集装箱作业区进行调研,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到,尽管目前外贸数据有所下滑,但随着新兴市场和新业态的不断呈现,公司对优秀的外贸业务员和关务与外贸综合服务人才仍然保有一定的需求,对人才的要求除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外贸知识,熟悉外贸流程和公司产品,特别强调需具备吃苦耐劳,诚信努力的拼搏精神,公司负责人对我院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设的专业课程表示认可。

项目组在宁波璟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调研

项目组在AIPU公司调研
7月4日-7月5日,项目组抵达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市孜瑞贸易有限公司等公司调研。通过与企业和商家进行交流,重点就SOHO外贸形式、市场采购等海关监管方式和系列海关通关便利化措施在义乌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到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跨境贸易活动十分活跃,海关通关便利化措施在当地应用较好,义乌对跨境贸易人才需求相对旺盛。就专业技能而言,跨境贸易人才主要需要熟悉外贸流程,具备简单的英语口语水平和电脑办公软件操作水平,为我院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角

项目组向义乌国际商贸城商家了解外贸情况
7月6日-7日,项目组前往温州沛达钢业有限公司、温州蜀泰钢业有限公司、温州市青钢联众公司、浙江大凯特钢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调研,了解目前大宗商品尤其是不锈钢产业国际贸易转型发展现状和对人才需求,相关的企业负责人为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项目组在温州沛达钢业有限公司调研

项目组在温州蜀泰钢业有限公司调研

项目在浙江大凯特钢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本次项目组赴浙调研,调研了不同类型的企业、货物、监管方式、货运方式对货运清关与转运技术员(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洞悉了行业发展趋势,为坦桑尼亚国家货运清关与转运技术员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制订项目的后续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此外,这次调研,对标新一轮 “双高”建设新要求,共同推进校企协同发展,拓宽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建立实习与就业合作桥梁,将不断优化我院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摄影:黄琳 一审一校:陈敬萍 二审二校:吴涛 三审三校: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