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26

2018-11-26

星期0

十月十九

戊戌年【狗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桂香红贸 | 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三):“小红贸”实践团在念典村上了一堂 “行走的思政课”

2025-07-29 (浏览次数:

7月23日至25日,我院“小红贸”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大新县硕龙镇念典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活动合影

(一)党建引领强信念,红色研学砺初心

本次活动以深植红色基因为根基,引导青年在历史回望中淬炼理想信念。在爱国主义教育大讲堂上,念典村第一书记李均介绍了念典村在发扬爱国光荣传统,推进边疆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成绩。老支书蒙志文以时间为轴线,满含深情地讲述了念典村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红色故事,以及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兴修水利、村道、灯光球场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从原来的贫困村到现在的示范村的巨大变化。念典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与边防战士血肉相连、共守国门的英雄事迹,让党建引领护边疆的精神得到了传承,这仿佛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在成员们眼前展开,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奉献与牺牲。实践团成员还探访了防空洞遗址与村史馆,斑驳的战争遗迹与珍贵的史料文献,无声诉说着念典村从烽火硝烟走向振兴图强的沧桑巨变。随后,实践团成员与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及村“两委”成员召开了座谈会,李均围绕念典村的村情风貌、工作成效以及未来发展思路向大家作了详细的介绍,双方就红色研学、跨境电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我院团总支书记覃俭表示,希望依托我院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专业积淀,针对念典村龙须菜、稻螺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梳理产品卖点、设计地域文化IP等,努力搭建“田间到云端”的销售链路。

李均作情况介绍

蒙志文讲红色故事

座谈会现场

(二)温情服务润童心,田野躬行觅真知

实践团成员还为念典村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化安全知识为趣味,通过互动游戏为小朋友们筑起防溺水、应急救护的生命防线,共同守护雏鹰成长。同时,实践团成员还与小朋友们一起手绘中国梦,将念典村的红色传奇与绿水青山凝于彩扇之上,让爱国情怀在童真笔触下薪火相传。

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安全知识

小朋友们展示手绘作品

随后,实践团深入龙须菜种植基地与稻螺养殖示范区,零距离触摸乡村产业脉动。学子们躬身入田,体验“摸螺”辛劳,深刻体悟稻螺养殖生态模式的绿色智慧与可持续价值。进一步启发成员们从所学专业的视角,剖析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国际化路径,探讨如何借力电商渠道让边疆珍品走向广阔市场,为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实践团成员学习如何采摘龙须菜

实践团成员一起体验摸稻螺

(三)重走英雄路,丈量家国情

最后一站,实践团以脚步致敬历史,勇攀沙卡岗炮台。踏着当年军民运粮送弹的足迹,每一步都丈量着先辈保家卫国的艰辛与忠诚。登上山顶,成员们聆听了老支书蒙志文讲述了炮台的由来,举行了庄重的升旗仪式,并擦拭了861界碑。登顶远眺,山河壮阔,边关如铁,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使命在此刻交织共鸣。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家国情怀深深烙印于心,砥砺青春报国之志。

实践团成员擦拭界碑

此次“三下乡”实践,国贸学子始终恪守“知行合一”,将学识熔铸于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在红色洗礼中筑牢信仰根基,在服务奉献中播撒温暖星火,在产业调研中贡献专业力量,生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责任担当与时代风采。


(图片:新闻网络部 一审一校:陈敬萍 二审二校:杨 明 三审三校:邓 菲)


下一条:桂香红贸 | 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二):校村结对共建聚合力 青春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