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电商助农,数智兴乡”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行动。8月1日,我校乡村振兴学院在南丹县开展职教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包括普通话培训、礼仪培训、短视频自媒体培训及电商培训等,积极助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逐步实现乡村振兴。
普通话+礼仪培训:搭建沟通桥梁
此次帮扶以“普通话+礼仪培训”的方式进行。我校人文教育学院两位老师分别带来体验项目“推普+旅游景区接待礼仪”的方式,瞄准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不普及及接待礼仪未推广这一痛点,针对景区从业人员日常接待场景设计课程,培训内容涵盖了景区常用词汇的正确读法、日常交往礼仪、商务礼仪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当地居民及旅游服务业从业者树立良好的文明形象,提升对外交往的软实力。

李涵旭老师进行普通话培训
短视频自媒体培训:打造南丹旅游“IP”
为紧跟时代步伐,我校邀请了短视频专家,为南丹县居民提供了短视频自媒体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短视频策划、拍摄、剪辑及运营等多个环节,旨在帮助当地居民掌握短视频创作与运营技能,拓宽乡村宣传渠道。通过说短视频自媒体平台,将南丹县的特色农产品、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得以更好地展示给外界,更好地打造南丹旅游“IP”,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员与授课教师合影
电商培训:赋能乡村经济
为助力南丹县电商产业发展,学校还举办了电商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涵盖了电商平台运营、网络营销策略、物流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当地居民掌握电商技能,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电商培训,南丹县的特色农产品得以更好地走向市场。
除此之外,我校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了“金牌导游带你云游南丹”活动,通过直播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南丹瑶望天下、歌娅思谷等生态旅游景区,近1万观众领略了“南国避暑胜地 世界白裤瑶乡”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非遗文化。我校还组织了“乡村振兴你我同行”短视频拍摄,展现近三年我校涉农人才培养培训成果,展示我校师生和学员主动投入到乡村全面振兴干事创业的风采。
我校通过普通话培训、礼仪培训、短视频自媒体培训及电商培训等多元化方式,为南丹县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接下来,我校会继续瞄准南丹乡村振兴需求和发展实际,逐步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结对帮扶与合作,促进两校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服务乡村产业发展能力,助力乡村学校内涵发展,为国家乡村振兴贡献国商力量。
一审一校:黄奕卿 二审二校:乔隽 三审三校:黄秋玲 图片:陆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