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近日,我院带队教师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以“边境访企研创路,实干担当助振兴”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边境地区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师生们深入水口镇罗回村、上金乡进明村、下冻镇布局村以及广西君宝颜食品有限公司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访谈调研,深刻感悟了当地的独特环境资源与深厚红色底蕴。
在水口镇罗回村岜弄屯“四和园”,实践团师生们被其创新的发展模式所吸引。在罗回村党支部书记及驻村第一书记介绍下,师生们了解到岜弄屯积极盘活集体土地,巧妙利用自然环境与闲置资源,探索出“资源变资产”的实现路径。其传统酒席服务中心,通过整合村内资源,建立标准化厨房和餐饮、娱乐体系,将传统乡村酒席升级为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项目,不仅大幅降低了村民办宴成本、避免了浪费,更创造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实现了服务业的“本土化”发展。

实践团成员和驻村第一书记交流

前往岜弄屯参观村史馆
上金乡进明村则充分利用左江沿岸风光及喀斯特地貌这一独特的地理标识,积极开发、盘活现有旅游资源。该村党支部书记为师生们分享了其先进经验做法,将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旅游景区,集食、宿、游一体化发展,让游客在领略中越边境壮丽风光的同时,感受农耕文化与山水相连的魅力。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一起清理村道
与越南边境仅一线之隔的下冻镇布局村,生动诠释了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这座承载着光荣传统的革命村庄,赓续“一座村庄就是一个哨所,一位边民就是一名哨兵”的忠诚精神,深入挖掘本地红色历史底蕴。通过精心保护和修复拥军泉、战斗遗址等珍贵历史遗存,布局村让沉睡的红色资源变得可触、可感、可亲近。未来,布局村将在原有红色文化资源基础上融合农、文、旅特色,大力发展爱国主义研学旅游,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红色边境旅游品牌。

村党总支书记潘文姣向大家介绍乡村建设情况

村党总支书记潘文姣向大家讲解知青井的由来
在广西君宝颜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黄彩东副主任为实践团师生介绍了该公司的生产模式。该公司立足特色农产品银耳的种植与加工,通过“生产基地+精深加工”的融合模式,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提升。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塑造了品牌形象,更通过订单农业、吸纳就业等方式,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为边境地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企业样本。

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此次乡村振兴主题调研实践,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田野课堂”。大家通过实地考察,深刻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本地化实践路径与红色资源赋能发展的创新模式。这场边境研创之旅,不仅深化了实践团成员对乡村振兴复杂性与创新性的认知,更激发了学子们对边疆地区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深度思考,为未来实践发展与服务社会积淀了宝贵的认知基础。
(一审一校:戎仕煜,二审二校:吴柳蓉,三审三校:黄恒拾,图片:甘子锋、实践团成员,发布:黄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