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实践育人理念,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24日,由我院带队教师精心组织策划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文化下乡筑薪梦,趣智传艺育童心”活动在龙州县工人文化宫开展。带队教师指导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成员为当地暑期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集文化传承、艺术启蒙与安全教育于一体的趣味课堂。

与当地暑期班的孩子们合影留念
活动前期,实践团带队教师与学生成员紧密联动,深入调研暑期班学员的实际需求,结合我院学生专业特长与兴趣,量身定制了课程方案,确保活动内容既“接地气”又“有深度”。
暑期安全教育极为重要,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情景模拟、互动问答、案例讲解等形式,聚焦防溺水、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核心内容,将安全自护知识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孩子们,为他们的快乐假期保驾护航。

我院教师和孩子们现场互动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们特别设置了“趣讲普通话,童诵红色魂”环节。 这一环节旨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播撒红色种子。大学生们精心选取了适合儿童认知的、富有感染力的本地红色故事或时代楷模事迹。他们用标准、清晰、富有感情的普通话进行示范领读,引导孩子们逐字逐句跟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孩子们感悟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启蒙教育。

实践团成员领读红色故事
在音乐歌舞课堂上,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奏响欢快旋律,舞动青春节拍,用艺术传递快乐,激发孩子们对美的感知与表达热情。

实践团成员随节拍领舞
非遗技艺体验成为最闪耀的课堂亮点。剪纸课上,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指导下,红纸翻飞,巧手裁刻,一朵朵窗花、一个个形状逐渐跃然纸上,传统纹样之美悄然融入童真世界。扎染环节中,素白布料经过孩子们奇思妙想的折叠捆扎,浸入靛蓝染料,最终呈现的蓝白相间、独一无二的图案引来阵阵惊叹,古老工艺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

非遗技艺体验结束后合影
本次主题活动为龙州儿童搭建了探索知识、体验艺术、增强安全意识、厚植家国情怀的平台,丰富了暑期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我院学子提供了锻炼自我、服务社会、践行责任的实践契机。实践团成员在备课、授课及互动中,教学组织、沟通协调、语言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得到全面提升。他们以热情与智慧彰显关爱,用实际行动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用心、用情将文旅人的精神传递到了远方。
(一审一校:戎仕煜,二审二校:吴柳蓉,三审三校:黄恒拾,图片:甘子锋、何丽飞,发布:黄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