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至2日,文化与旅游学院微谋实训营师生创新团队赴钦州、北海开展“雪北香南”文化研学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以“深挖钦北地域文化,探索文旅融合创新”为核心,串联起坭兴陶非遗、百年老街、滨海村落等多元场景,通过实地考察、技艺体验、深度访谈,让师生在行走中触摸文化肌理,为“雪北香南”项目后续研学产品开发与文旅项目实践积累一手素材。
钦州站:解码千年陶韵,触摸非遗匠心
10月1日清晨,微谋实训营师生从南宁出发,首站抵达钦州,重点调研非遗技艺——坭兴陶的工艺与传承。在坭兴陶烧制技艺传承展示中心,微谋实训营师生通过“千字陶墙”解读坭兴陶“始于唐、盛于清、兴于今”的发展脉络,近距离观察“窑变无双”的古铜、紫红釉色,系统学习“东泥西泥”选料秘诀与“古法六艺”到“24式”的技艺演变。随后,微谋实训营师生在坭兴陶体验中心亲身参与坭兴陶拉坯、塑形环节,最终完成专属迷你陶坯制作。

图:坭兴陶烧制技艺传承展示中心合影

图:坭兴陶体验中心研学课程体验
北海站:探访滨海村落,洞察乡村新生
10月2日,微谋实训营师生转场北海,重点调研渔村文化与网红经济有机融合的打卡胜地——流下村。在流下村,微谋实训营师生与广西北海市海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丹玲围绕“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路径”展开深入交流。据介绍,流下村曾是依赖渔业的普通滨海村落,如今依托“海洋文化+侨乡基因”,将闲置老宅改造为非遗工作室、美学民宿等,形成“参观+体验+消费”的产业闭环。微谋实训营师生漫步村落,走访多家文创小店,聚焦研学活动与“候鸟老人”旅居需求的结合点。

图:北海流下村标识牌合影

图:师生与广西北海市海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丹玲座谈

图:陈丹玲书记介绍流下村的情况
总结:以实践赋能认知,以创新探索未来
“雪北香南”项目取北方雪景与南方花香的意象精髓,作为响应广西——黑龙江文化旅游与大健康产业交流号召的核心实践载体,已完成一次青少年研学“南来北往”的双向奔赴。此次钦北研学之旅,微谋实训营师生开展了“非遗技艺实践+历史街区调研+乡村发展访谈”的多维学习,调研成果将应用于“雪北香南”项目的创新提升上。一方面,在“雪北香南”项目中融入坭兴陶AR设计、陶与海的研学对话等更具吸引力的内容,以创新思路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另一方面,扩大“雪北香南”项目受众人群,设计吸引“候鸟老人”长期停留的线路特色和亮点,从而提升项目影响力。未来,微谋实训营师生将不断深化“雪北香南”项目品牌建设,扎实开展其他各项创新活动,真正实现“以研促学、以学促创”的实训目标。
(一审一校:黄庆林;二审二校:黄志康;三审三校:黄恒拾,图片:微谋实训营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