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黄大年精神,深化“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10月12日,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文化旅游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带领微谋实训营师生,走进南宁东站双成・南宁City Walk非遗体验馆开展专项实训活动。师生们通过探访非遗场馆、对话创业先锋、实战营销推广,在真实场景中锤炼创新创业能力,让文化旅游专业知识落地生根。

图:微谋实训营师生合影
沉浸式探访:解码非遗与创业的融合密码
活动伊始,文化与旅游学院讲解小分队的两位讲解员带领师生开启深度探访之旅。从壮锦编织的经纬密码到坭兴陶的窑火传承,讲解员结合场馆展品系统介绍广西各地风物,教师团队则引导学生从创新创业视角拆解场馆运营逻辑。

图:讲解小分队讲解
在大学生创业项目“榴莲大哥”店铺前,23级邮轮专业店长徐丽玫的分享引发热烈反响。她详细介绍“榴莲大哥”品牌及产品,并结合创业经历,详解运营策略,教师团队同步梳理校园创业资源整合等知识点,让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实战经验。

图:学生店长介绍产品
随后的“螺小丰柳州螺蛳粉”体验环节,师生在品尝地道风味的同时,聆听店铺负责人讲述螺蛳粉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故事。从街头小吃到年产值超百亿的产业,从手工熬制到标准化生产的创新探索,让学生直观感受非遗美食的商业转化路径。

图:品尝非遗美食
实战化练兵:多维度锤炼创新实践能力
“请结合今天的调研,为City Walk非遗体验馆设计推广方案并拍摄素材,同时进行现场直播的尝试。”在教师团队的分组指导下,学生迅速投入实战任务,现场分为策划、摄制、直播三大小组开展工作。
策划组采用“老带新”模式,策划方案围绕“壮乡风情+本土风味”双主线,结合绣球香囊手作、油茶品鉴,打造“玩+吃+乐”的沉浸式体验。直播组则直面流量考验,学生主播结合非遗元素与产品卖点实时互动。摄制组穿梭于各场景,拍摄并剪辑视频,同步上传至“空中课堂”抖音账号及个人平台。


图:直播实训
长效化赋能:构建实践育人新生态
本次活动实现了“三个结合”: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理论教学与实战操作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结合。微谋实训营始终以“培养扎根地方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已联合多家企业搭建实践平台,并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斩获奖项。此次非遗馆实训活动既是团队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理念的生动实践,更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探索出“场景探访—案例解析—实战锤炼—成果转化”的新路径。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让更多学生在真实创业场景中成长成才。
(一审一校:黄庆林 二审二校:黄志康 三审三校:黄恒拾 图片:微谋实训营师生 发布:黄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