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文化与旅游学院与南宁市红十字会联合策划组织的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实操公益讲座在我校东盟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我院学子的应急救护能力,普及“黄金四分钟”急救理念。活动吸引了我院近千名学子踊跃参与,学习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实用技能。

韦丽艳老师授课现场
讲座现场,南宁市红十字会韦丽艳老师以严谨而不失生动的教学方式,将急救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操作指南。课程内容聚焦两大核心应急救援技术:CPR(心肺复苏术)标准化操作与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实操应用。韦老师讲解了从评估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到高质量胸外按压(位置、深度、频率)、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完整流程,强调“早识别、早呼救、早按压”的急救黄金原则。针对AED这一“救命神器”,韦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其工作原理以及在心脏骤停急救链中的关键作用,并现场演示了从开机、贴放电极片到跟随语音提示安全进行电击除颤的全过程。
紧接着,活动进入实操环节。在韦老师指导下,学生们分组利用专业CPR训练模拟人和AED教学机,亲身体验胸外按压的力度、节奏以及AED设备的规范操作。在反复实操中,同学们逐渐克服了初期的紧张感,初步掌握了这两项在危急关头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的核心技能。

现场实操练习
此次应急救护公益讲座进校园,是我院深化“三全育人”实践、推进生命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的重要举措。活动通过专业化、场景化、实战化的急救技能培训,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深植青年学子心中,有效提升了我院学子的应急救护能力。未来,我院将持续联动社会公益力量,将急救技能培训纳入校园安全体系与人才培养环节,为筑牢平安校园防线、培养具有人文关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一审一校:戎仕煜,二审二校:吴柳蓉,三审三校:黄恒拾,摄影:甘子锋,发布:黄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