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高校黄大年式“文化旅游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带领微谋实训营36名学生,前往南宁佛子岭商业街三土生物科技“斟明月”店开展生产性实训活动。本次活动创新融入EPIP(项目嵌入式实践教学)理念,以非遗调饮实体店铺筹备为核心实践项目,通过“理论讲解+实战实操+校企协同”模式,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沉浸式体验店铺从0到1的全流程运营,锤炼创新创业能力,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成效。
理论赋能,解码实体店铺运营逻辑
“斟明月”店作为三土生物科技首个实体门店,目前正处于装修阶段,为学生提供了“见证店铺诞生”的稀缺学习场景。活动特邀拥有丰富文旅商业运营经验的企业导师,围绕店铺核心运营逻辑展开深度讲解。从佛子岭商业街的客流密度分析、业态互补性选址逻辑,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融合的装修理念,再到产品差异化设计、价格梯度规划、“线下体验+线上社群”的营销联动策略,导师用真实数据与实操案例,为学生搭建起“选址-装修-运营”的完整知识框架。同时,结合校企共建的校园调饮中试基地,导师详细介绍了学生参与研发的非遗调饮产品从配方验证到市场投放的全流程,让学生清晰理解“校园中试-实体落地”的协同机制,而EPIP模式正是通过这种项目嵌入式设计,实现专业知识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图1:企业导师讲解店铺分区设计
图2:企业导师讲解选址逻辑
实战练兵,多维发力助力品牌预热
在实践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多元化实训任务,EPIP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项目推进的参与者与贡献者。12支直播小组围绕“装修探班、商圈揭秘、品牌故事”主题,开展不间断定位直播,通过生动讲解店铺设计理念,搭配非遗调饮文化内涵,获得了直播体验和一定流量。短视频创作方面,学生发挥创意,拍摄纪实类、剧情类、攻略类素材十余条,既有装修细节与商圈人流的真实记录,也有融入非遗元素的创意短剧,生动传递“斟明月”品牌特色。此外,学生还深入调研商业街客群需求、竞品情况,为店铺后续运营提供实用参考。
校企协同,构建产教融合育人闭环
本次实训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实践,进一步巩固了文化与旅游学院与三土生物科技的合作关系。据了解,双方共建的校园调饮中试基地已进入核心产品配方优化阶段,学生参与研发的非遗调饮将通过“斟明月”店完成市场验证与投放,实现“实训-中试-市场”的无缝衔接,这正是EPIP模式“项目真实、实践真实、成果真实”的核心体现。活动收集的店铺运营数据、宣传案例、调研成果等,还将转化为《旅游市场营销》《文旅产品创意设计》等课程的教学素材,丰富“专创融合”教学资源库。
“这次实训让我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与商业运营的融合魅力,不仅学会了直播策划和市场调研,更明白了创新创业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灵活的实战思维。”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后续文化与旅游学院将持续加深校企合作,开设文旅产品宣传创意工作坊,筛选优秀作品助力店铺运营,同时拓展更多非遗创新、乡村文旅主题实训项目,持续打造高质量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理论功底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文旅人才,为广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图3:团队师生与企业导师合影
(一审一校:黄庆林 二审二校:黄志康 三审三校:黄恒拾 图片:微谋实训营师生 发布:黄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