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生花,因何而美”——学院举办心理育人品牌特色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2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打造心理育人特色品牌,营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10月27日,学院心理工作站在东盟校区国礼文化馆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笔下生花,因何而美”的中国画体验活动。作为学院心理育人品牌特色项目,本次活动不仅是对学生艺术素养的一次培养,更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探索与实践。

15972

甘子锋为同学们介绍中国画历史起源

随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深入,绘画与心理疏导之间的联系日益受到重视。活动中,学院心理工作站甘子锋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中国画历史起源,细致讲解了笔墨纸砚的种类、制作工艺及背后的文化意义,特别聚焦于墨竹画的艺术精髓,从基本结构到绘画技法,再到实际操作步骤,一一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25D8B

甘子锋示范墨竹的画法

1DDB4

同学们亲身体验中国画

随后,甘子锋亲自示范墨竹的绘制过程,从运笔的力度控制到墨色的巧妙运用,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纷纷拿起画笔,尝试着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现场气氛活跃而专注。在同学们创作的过程中,甘子锋鼓励大家自由发挥,减少束缚,帮助学生在自我表达中逐渐建立自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同学们在创作中与同伴、老师互动交流,分享心得,也勇敢地表达了自己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与困惑。

绘画作品,作为学生内心想法的全面反映,成为心理教师洞察学生情感状态、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的重要工具。在教育心理学中融入“中国画”,引导学生以画笔为媒介,帮助学生将内心情绪具象化表达。通过中国画的学习与创作,同学们不仅能够直接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心理的优化与治疗。

21A75

师生合影

此次活动是学院心理工作站的一次创新实践,未来,文化与旅游学院心理工作站将继续秉承“育人育心”的理念,继续深挖心理育人内涵,建立师生同生共长的关系,稳步前行,不断创新,努力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更加“积极、健康、幸福”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心理育人的种子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图片:文雨辰

文字:甘子锋

编辑:覃  雪

责编:陈雪玲

总编:黄志康

排版:韦丽晶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苏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