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扎实推进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
作者:李新辅 时间:2023-07-13 点击数:
今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在我校学生实现全覆盖的一年。自此,学校已开齐开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史》、《宪法学》以及《形势与政策》等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2022-2023学年春季学期,学校全体专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站稳立场、端正态度、严格要求,讲好铸魂育人主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委书记谢云,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国红,党委副书记青增计、副校长班克庆、副校长刘杰英、纪委书记甘忠、副校长蒋百平等校领导深入课堂,带头为学生讲授多个专题的形势与政策课。
在《立志复兴伟业 踔厉奋发前行》主题教学中,讲述了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教学中,通过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宣讲大会精神,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识到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激励他们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全面描绘了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从而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念。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题教学全面体现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10年,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教学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虽面临不少挑战,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日益完备,“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前行,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引导他们积极融入时代大潮,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深入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本质。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是我们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进入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让学生看到新时代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我们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引导学生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成为为国所需的栋梁之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祖国统一》深入聚焦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不懈奋斗,与时俱进制定实施对台方针政策,有力推动祖国统一进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深刻内涵,深刻认识到它是我们党为祖国统一奋斗百年历史的智慧结晶,是实现统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目标。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祖国统一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教学中深入融入了我校的国际化办学的大局和视野。教学中对世纪疫情阴霾未散,局部冲突硝烟又起,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回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等风险相互交 织,共同加剧了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客观讲述。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世界经济运行中交织叠加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讲好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故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稳定器”和增长“发动机”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配齐配强思政教师队伍,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重要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全体思政课教师除了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还注重参与教学改革,把理论和实践融合推动教学改革,将线上线下教学混合用好新技术新平台,构建虚拟仿真和思政、课程、社会三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贯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要求。

党委书记谢云为学生授课

校长王国红为学生授课
(摄影:张燕等/一审一校:杨芳芳/二审二校:张燕/三审三校:梁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