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数字艺术学院组织召开2025年学生区级职业技能竞赛总结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恒拾主持,党委组织部(人事处)部长(处长)覃加幸、以及四个赛项的指导老师参会,会议围绕赛事成绩、经验总结及未来规划展开深度交流,旨在通过复盘反思提升竞赛水平,为新一轮备赛蓄力。

会议现场
视觉艺术设计赛项指导教师张冬冬介绍,团队在2025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以总分462分获银奖,较去年人均得分提升10.82分。他指出,赛项改革为四人团体赛后,团队依托“南宁老友粉”主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合打磨作品、强化演讲训练,形成“技能+叙事”的备赛模式。但与金奖队伍相比,在作品创意叙事性和现场演讲感染力上仍有提升空间,未来需提前3个月规划演讲训练,吸纳特长生优化汇报环节。
数字艺术设计赛项负责人赵鲁宁老师表示,本赛项未获奖的关键在于选题脱离实际、进度把控失当。“未来将实行教师‘双负责制’,寒假前完成技术测试与分镜设计,杜绝‘包办式’指导,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性。”
产品艺术设计赛项指导老师韦珩指出,产品赛项从去年银奖滑至铜奖,主因是作品完成度不足、赛制突变应对仓促。明年将围绕南宁老友粉主题深化校企合作,提前完成作品核心设计,并针对1小时无素材制作强化特训。同时争取承办赛项,打破‘承办校优势’壁垒。”
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赛项指导教师董三甲介绍道,作为首次参赛团队,27支队伍中排名19未获奖,暴露出作品落地性不足、现场汇报经验欠缺等问题。他提出,团队将依托老友粉产业学院,提前布局项目孵化,通过大广赛等平台积累作品数据,并引入企业资源提升技术完成度,针对“1小时边制作边汇报”赛制强化流程编排和心理抗压训练。
黄恒拾代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广西区赛项指导教师团队进行介绍,他指出此次指导学生获得区赛金奖,离不开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为学生搭建了全方位的备赛支持体系,提供丰富实践机会与资源,组织多次模拟演练和专家评审,帮助学生深入剖析职业目标,完善职业规划方案。同时,学生自身积极进取,对动画设计师职业有深刻理解,精准把握行业趋势,精心布局职业规划,涵盖技能提升、求职策略和发展路径等关键内容。
覃加幸在听取各个赛项汇报后,充分肯定各赛项师生的努力,同时强调,应对规则变化、赛制临时调整,各参赛团队需同步建立灵活响应机制,提前预判政策动向,确保信息传达及时准确。在选拔学生时,除专业基础外,需注重形象气质与表达能力,“既能做得好,更要讲得好”,打造综合素质突出的选手。
总结会议的召开,既是对学生竞赛工作对总结,也是对今后工作的布置和重新出发。未来,学院将持续强化岗课赛证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推动竞赛与教学双提升,在实战中提升节奏把控能力。同时借力“校企政”资源,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力争在今后的职业技能竞赛中再创佳绩,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新动能。
(一审一校:龚积霞 二审二校:谢娉婷 三审三校:黄恒拾 图片:董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