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第29个世界读书日,加快构建立体化的阅读推广体系,4月23日晚,“青春飞扬 国乐绽放”校园民乐赏析会在东盟校区举办,200余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赏析会由广西国音艺术中心的青年演奏家陈子烁老师担任导赏员。陈子烁从现代民乐团的基本声部谈起,通过“讲+演”的方式,向师生详细介绍吹管、打击、弹拨、拉弦四个民乐声部的形式特点,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知识音乐会。
打击乐是乐团的灵魂。活动开场,一曲欢快喜庆的《龙腾虎跃》拉开了赏析会的序幕。作为中国锣鼓乐的经典名作,国音乐团的演奏家们运用鼓乐合奏的形式,通过大段群鼓炫技的表演,为现场营造出一种热烈欢腾的气氛。
唢呐是民乐管乐器的代表,其音色高亢嘹亮,极富穿透力。民间俗谚“唢呐一响,黄金万两”,一曲《好日子》让在场师生领略到什么叫“百般乐器,唢呐为王”。
提到二胡,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二泉映月》,但一首改编后的新《赛马》却以奔放的旋律、磅礴的气势为在场师生展现出一幅热烈欢腾的赛马图景,演奏家们运用娴熟的快弓、跳弓技巧,让在场师生感受到二胡这一乐器在演奏上的多元性和可塑性。
作为民族乐团独有的声部,弹拨乐器可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弦乐的特点是线,弹拨乐的特点便是点。一首三弦独奏的《夏日皇宫》带来浓浓的京味儿,师生仿佛置身于紫禁城的皇城根儿下,享受着夏日北京的休闲美好。
乐团的演奏家们还相继为在场师生带来了《红颜旧》《红楼三则》以及《九州同》等精彩作品。通过这场趣味横生的知识音乐会,师生们不但对民乐的形制声部以及丰富的乐器体系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对民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本次活动立足于“大阅读”的新型理念,以音乐为纽带,不断拓宽阅读推广的形式和载体,用表演的形式弘扬民族音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理解民族音乐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所承载的内涵,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推进“书香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

陈子烁在介绍民乐声部

乐团演奏《龙腾虎跃》
《龙腾虎跃》

刘少巍唢呐独奏《好日子》
《好日子》

百里耽和杨丽媛二胡合奏《赛马》
《赛马》

杨丽媛三弦独奏《夏日皇宫》
《夏日皇宫》
《红颜旧》
《红楼三则》
《九州同》

演奏家们与现场师生合影留念
(摄影:陆广廷 一审一校:刘琳 二审二校:冯世晅 三审三校:万海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