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深化爱国主义教育,7月2日下午,图书馆举办“行走的阅读日——读国宝沉浮,悟文化归心”活动,组织50余名师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观看“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
走进展厅,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同学们伫立在展柜前,静静观赏造型逼真、神态栩栩如生的兽首铜像,仔细观察虎首猴首上的损伤痕迹,眼里浮现出对精湛技艺的赞叹,心中却升腾起对沉重历史的感慨。
文物虽静默无声,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能够穿越时间与空间,讲述历史的故事。同学们在观展过程中,领略圆明园兽首铜像、商周时期青铜器等文物的精妙绝伦和独特魅力,加深了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突出成就、历史价值的认识;了解流失文物回归祖国的曲折历程,深刻感受到国家强盛、民族崛起的力量。
本次活动让师生走进博物馆,聆听文物的“声音”,感受文物流失之痛和回归之幸,领悟“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引导青年学子厚植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自觉承担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让更多国宝踏上回家的归途!

观赏圆明园牛首铜像

聆听回流文物故事

观赏遂公盨

观赏青铜器展品

活动合影
(摄影:陈晓莹 彭晶晶 一审一校:刘琳 二审二校:钟曲 三审三校:万海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