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我校图书馆手工沙龙活动在东盟校区图书馆“八桂书苑”成功举办。本期活动以“锦书传情·指尖壮韵”为主题,带领同学们沉浸式体验了壮锦魅力与手工缝制的乐趣,吸引了众多新生踊跃参与。
活动伊始,图书馆彭老师首先为同学们推荐了广西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广西读本》,从书籍的编纂背景、内容特色入手,简要梳理了广西深厚的历史文脉与多彩的民族风情,为接下来的手工体验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调。
随后的新生荐书环节成为活动一大亮点。来自国际贸易学院的2025级新生何芮分享了《广西历史文化简明读本》,她结合书中对壮族文化的介绍,表达了对探寻本土文化的浓厚兴趣;随后黎梦怡同学以《也谈梳篦——青丝里的时光》为引,从日常梳妆用具的角度,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生活智慧与时代印记;罗碧琪同学生动解读了《织锦的故事》,她特别提到书中关于被称为“天纹之页”的壮锦纹样寓意与工艺传承的章节,让同学们对即将接触的壮锦材料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三位新生的分享角度新颖、情感真挚,展现了新一代学子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
在观看了讲述壮锦制作技艺传承的短片后,活动进入了最受期待的手工制作环节。同学们需要在素净的白棉布袋上,亲手将一块块色彩绚丽、纹样精美的壮锦进行创意裁剪、缝合,并辅以珍珠粘贴、装饰品缝制等工序,完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壮锦手缝包。
面对针线、布料等熟悉又陌生的材料,同学们起初略显生涩,但很快便展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和专注精神。从如何穿针引线,到学习基本的平针、回针缝法;从小心翼翼地比划、裁剪壮锦,到思考如何布局装饰品……大家认真观摩馆员示范,不时相互请教,或轻声询问细节技巧。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只见同学们或凝神屏息,细致缝合;或互相协作,交流配色心得。指尖翻飞间,原本朴素的布袋逐渐被赋予崭新的生命,壮锦的华美与手工的温度完美融合。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最终的“有模有样”,每一个步骤都凝聚了同学们的耐心与巧思。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举起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与喜悦。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更在“做”中学,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壮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广西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本次手工沙龙也是图书馆深化阅读推广、推动美育与劳育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阅读+体验”的模式,让书香与技艺交融,有效激发了读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以书香为引,揭开壮乡文化的瑰丽画卷

新生力量,书香传递

巧思妙手,成果斐然

喜悦与成就的瞬间
(文:彭晶晶 图:莫丹 李军皓 一审一校:刘琳 二审二校:赵荣娟 三审三校:万海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