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至20日,我校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预警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的指导下开展“送法进企业服务月”第二阶段实地调研。在我校党委副书记、工作站站长班克庆的带领下,由学校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研究院组织国际贸易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和会计学院的教师代表赴钦州市对广西自贸区临海供应链有限公司、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等广西重点外向型企业开展第二阶段深度调研。

班克庆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座谈会上讲话
调研期间,班克庆在与企业代表座谈时表示,通过第一阶段“送法进企业服务月”调研活动,工作组深刻认识到外向型企业在构建出口合规管理体系及应对出口管制措施方面存在显著需求。此次专项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企业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系统总结其应对国际经贸政策变化的成功经验,从而有效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调研过程中,工作站向企业赠送了由我校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研究院编撰的《出口管制法规与政策汇编》《掌握贸易主动权:贸易救济案例研究》《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内部合规指南》等专业参考资料。企业代表表示,在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这些资料中的实务案例为企业完善内部合规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调研组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开展座谈交流
调研组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和运营管理中心开展实地考察,与企业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系统梳理发现,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下企业普遍面临以下共性问题:口岸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跨境贸易物流管理体系及企业合规体系建设等。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建议企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提升智慧物流管理水平、拓展多元化进出口渠道、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等。

调研组走访广西自贸区临海供应链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和冷库
本次调研覆盖了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是自治区商务厅“送法进企业服务月”活动的深化推进。调研不仅实现了政策法规的普及宣传,更精准把握了广西外向型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最关切的发展痛点及其创新突破的实践经验。工作站将充分转化此次重点企业调研成果,切实帮助企业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促进广西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调研组与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代表合影

调研组向企业赠送参考资料
(摄影:张芷瑜 一审一校:杨素琳 二审二校:冯婧 三审三校: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