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区高校大学生“3·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我校凭借在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大赛与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中的优异表现,共荣获四项重要奖项。在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大赛中,我校报送的3个作品均获佳绩。学生组作品《破“躺平”,立“匠魂”——高职生学业与职业心理赋能》荣获一等奖,《拿捏情绪小怪兽,解锁人生超能力》荣获三等奖;教师组精心打造的《“焦”点转换——考“焦”人的应考心理调适指南》荣获三等奖。在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实践能力,荣获一等奖。
本次获奖是对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成效的肯定。我校心理育人工作自入驻“桂海丝路”学生社区以来,依托全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A类单位和全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标准化建设A类单位的“双A”基地优势,实践“一体两翼三保障”的心理育人模式,着力构建浸润式心理工作体系。
一体: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体的健全的心理课程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体,以选修课、主题班会、微讲座、实践活动课为补充的“1+X”心理课程体系。
两翼: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丰富。全校以“3·25”“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新生入学适应期等为契机,开展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打造心理育人活动品牌。
三保障:高学历专业师资队伍、先进的设备场地、多样化的校内外资源。
高学历专业师资队伍。我校目前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7名,博士2人,硕士5人。兼职心理教师35名,其中在读博士生4人,硕士研究生23人。
先进的设备场地。我校大学路校区有9室1区约200平方米的心理功能室。东盟校区配置独栋三层楼约615平方米的心理功能室,分为17室2区,并在学生社区配有心理活动室20间。
多样化的校内外资源。学校积极倡导并推动家校共育机制,不断优化医校合作绿色通道,深化与行业专家的指导合作,同时着力培育二级学院的心理育人品牌(特色)项目,旨在共同为心理育人工作提供坚实保障,携手护航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此次心理育人工作成绩的取得,更加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完善“桂海丝路”学生社区心理育人工作体系的决心,我校将充分运用获奖成果,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优化工作机制,推动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摄影:赵雅琴 一审一校:鄂诚湘 二审二校:莫秋树 三审三校: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