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技艺传承与创新——2025金工学徒班开班仪式圆满举行

来源:数字艺术学院作者: 龚积霞 发布时间:2025-05-10浏览量:

5月8日,我校携手南宁金工品牌“铭匠金工坊举办了金工学徒制班开班仪式。仪式在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古朴工坊内进行。铭匠金工坊创始人李春光大师及其匠人团队、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玉泉、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叶军、国际贸易学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杨明以及数字艺术学院、国际贸易学院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数字艺术学院教师包健主持。

金工学徒制班开班仪式现场

李春光以三十年金工生涯为教材,向学生讲述锻锤下的时光哲学:“每一道锤痕都是时光颁发的勋章,但比金属淬火更重要的,是让手作的温度随匠心流淌。安全规范要像呼吸般自然——从工具握持到火候掌控,让本能反应守护每一道工艺的生命线。他特别寄语学徒:“期待你们用当代审美重构传统纹样,让千年錾刻在文创产品中焕发新生。

李春光发言

玉泉表示,此次校企携手历经多轮深度研讨,最终汇聚李大师团队与院校资源,实属难得的育人契机。希望同学们珍惜与非遗匠人零距离学习的机会,在传承錾刻、花丝等技法的基础上,既要运用学校学习到的数字化设计技术为古老工艺注入新活力,也要运用电商思维让传统手艺“破圈传播。

叶军通过李春光大师三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勉励学生。他说,同学们既要善用科技提效,更要静守一方工作台,要像李大师那样“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砂纸声”。

杨明表示,动手前先让思维走在动作前面——观察师傅的錾刻角度、火候掌控与工具使用,推敲每个操作步骤的力学原理与工艺逻辑,最后再让肌肉记忆与理解协同运作。电商运营同理,既要训练精准捕捉工艺亮点的“镜头手,更要构建“文化符号-消费场景的叙事链路,通过短视频前3秒黄金窗口传递手艺的温度感与价值感。

未来14次课程中,金工学徒将在锻锤起落间探索非遗创新设计方法,电商运营学徒将通过精准运营推动非遗专区流量增长。这种“师徒制+现代教育”的模式,以非遗传承为紧密纽带,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优势。一方面,传承了传统师徒口传心授的精髓,让学徒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感受非遗的温度与底蕴;另一方面,通过结构化课程,系统性地确保技艺传承的完整性与规范性,为非遗构建起可持续的传承链条。

这一模式不仅为古老的非遗技艺注入青春活力,推动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也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探索与实践案例。



摄影:高谷兰 一审一校:谢娉婷 二审二校:吴涛 三审三校: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