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红研丨“强国行·桂香红研”公益行:党建引领 红色教育新实践

来源:文化与旅游学院作者: 林媛媛 戎仕煜 发布:沈竞 发布时间:2025-07-06浏览量: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7月4日,我校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强国行·桂香红研红色研学公益首发团活动正式启动。作为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的创新实践项目,本次活动以党建+红色教育+非遗传承为核心理念,组织南宁市社会福利院、南宁市西宁路小学、南宁市陈村小学的孤儿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了一场富有教育意义的研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双带头人团队以党建促业务、以服务显担当的工作理念。

活动现场

在开营仪式上,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郑忠阳首先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强调,“‘强国行’专项行动不仅赋予我们使命,更促使我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本次活动旨在传承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精神,通过沉浸式研学体验,使红色基因深植青少年心灵。”

郑忠阳致辞

活动发起人、文化与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林媛媛表示:“桂香红研”是支部基于学校“桂”字品牌特色打造的红色研学教育品牌。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红色文化教育与特殊群体关爱工作深度融合,实现红色教育浸润心灵、非遗传承传递温暖的目标。”

林媛媛发言

活动现场,30名特殊群体学生在“双带头人”团队党员教师与研学导师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了“红色+非遗”的多元课程。在虚拟仿真实训室,程阳风雨桥模型前,导师结合侗族工匠修桥的团结精神与红军借道的军民鱼水情,通过榫卯结构的巧妙设计,生动诠释了“团结互助”的革命内涵。在非遗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围坐在桌前,神情专注,指尖翻飞间将绣球一一穿起,那亮眼的红色图案既是绣球传统纹样里最醒目的主色,更藏着“壮族阿秀用绣球传药”“侗族奶奶用麽乜救伤员”的红色故事。户外拓展中,孩子们通过模拟长征路的团队游戏,切身体验红军行军的艰难。结营时,一曲侗族大歌《侗歌声声唱给党》响起,孩子们手持亲手制作的非遗绣球合影,将对党的热爱化作最质朴的表达。

讲解程阳风雨桥结构

体验广西壮族铜鼓

体验非遗手工绣球制作

团队游戏模拟重走长征路

本次活动是支部落实“五基三化”建设及党建“双创”要求的具体实践,通过打造党建品牌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既深化了党建引领下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又以公益研学服务特殊群体,充分展现了高校党支部的社会责任担当。未来学校将持续依托“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优势,拓展“桂香红研”品牌覆盖面,让更多孩子在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让革命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火种代代相传。

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摄影:陈仕 一审一校:黄志康 二审二校:黄恒拾 三审三校: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