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开展暑期“重温湘江战役,走好新长征路”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徐福林 时间:2023-07-20 点击数:


为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综合能力,深化开门办思政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于2023年7月15日—17日组织教师30多人前往桂林开展题为“重温湘江战役,走好新长征路”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重温湘江战役,缅怀革命先烈,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在桂林全州县,教师来到位于凤凰乡与绍水镇交界的湘江战役大坪渡口、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碑进行现场教学,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全景式再现的湘江战役及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中,在瞻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碑、致敬花圈、重温入党誓词中,教师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的意志更加坚定。


湘江战役大坪渡口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走好新长征路,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来到全州才湾镇毛竹山村,了解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先进经验、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毛竹山村是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的一个自然村,曾获得自治区文明卫生村、广西绿色村屯、桂林市十佳魅力新农村、桂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是全州优质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和远近闻名的富裕模范村,也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创新基层治理的模范村。在这里,教师看到“党小组+理事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结出硕果,看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梦想变成现实,看到产业兴、村民富、山水绿、新风兴、生活美。教师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将思政课与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讲好“田间地头行走的思政课”。

全州才湾镇毛竹山村调研

在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教师来到位于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的龙脊梯田开展乡村振兴调研。龙脊梯田距今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梯田原乡,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平安村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实行“企业+梯田+农户”模式,唱响乡村振兴新山歌,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教师看到少数民族村寨的新发展、生态文化的新品牌,看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催生环境友好的新产业新模式,看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教师纷纷表示要积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研学合一、知行合一,进一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就引入课堂,共同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大道理。

 龙脊梯田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大思政课”改革创新行动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也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进一步拓展工作格局,持续推进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善用社会大课堂,不断提高思政课针对性、亲和力、实效性。




撰稿:徐福林 摄像:韦战

一审一校:杨芳芳 二审二校:张燕 三审三校:梁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