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赴龙胜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周克扬 时间:2025-04-23 点击数:

2025年4月17-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走进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龙胜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师们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形式,在侗乡瑶寨的热土上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与红色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龙胜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陈列馆。馆内丰富的图片和多媒体展示,生动再现了龙胜县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共同建设家园的光辉历程。党员教师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龙胜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如何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深刻体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在龙胜县民宗局,党员教师们与当地干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等内容展开座谈。民宗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龙胜县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党员教师们就如何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等问题与当地干部进行深入探讨。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党员与龙胜民宗局专家座谈

党员教师们来到周家村白面瑶寨的红军岩。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途径此地,在此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写下了“红军绝对保护傜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的标语。站在红军岩下,张燕副院长的微党课为入党积极分子们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让大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感受红军与瑶胞的浓浓“军民鱼水情”,深刻认识到龙胜县各族人民正是在党的带领下,沿着党指明的方向,团结奋斗,创造出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党员教师张燕(左)在红军岩讲授微党课

党员教师们走进金江村,参观长发科技馆。在这里,大家被红瑶女性独特的长发文化所吸引。从红瑶女性世代传承的长发保养秘诀,到蕴含其中的勤劳、坚韧品质,再到长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让党员们看到了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生机与活力。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文化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课。

在广南村,党员教师们围坐在火塘旁,聆听周克扬老师讲述火塘议事的传统。火塘作为广南村村民议事、交流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村民们民主协商、共建家园的智慧。党员教师们还亲身感受了广南村独特的民俗文化,从鼓楼到草编,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民族文化的魅力。这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党员教师周克扬(居中)在广南村介绍火塘议事

在山东村,党员教师们深入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参观罗汉果、百香果种植基地,探寻致富“黄金”果,掌握山东村村民致富密码。整洁的村道、漂亮的民居、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展现出乡村振兴战略给村庄带来的巨大变化。大家与村干部、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当地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经验和做法,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生命力,也激发了入党积极分子们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党员与山东村第一书记合影留念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教师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不仅深化了对党的民族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和红色文化的理解,更坚定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的信心和决心。


(撰稿:周克扬 摄影:周克扬

一审一校:杨芳芳 二审二校:张燕 三审三校:梁芷铭